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中学生的聪明药”热点刷屏,这种“聪明药”有用吗?

台州市场监管 台州市场监管 2022-08-27


思想老是开小差?

注意力无法集中?

做事总拖拖拉拉?

一款号称“聪明药”的药物,

据说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

正盛行于美国年轻群体中。



所谓的“聪明药”是一个大众化的概念,并非医学术语。“聪明药”包括利他林、阿得拉等,它们都属于神经兴奋性药物,是目前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症的神经类药物。


但是?没患多动症的孩子吃了会不会有事?

一些人带着自己的期望与想象,想当然地认为,这类药物既然能够解决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那么对于正常孩童,提高注意力,改善脑功能顺理成章。


但实际上


利他林和阿得拉等药物都有严格的适应症,属于处方药。正常人群长期服用,不仅不能使人变聪明,还可能产生副作用,主要是会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产生食欲减退、失眠、腹痛、心动过速和过敏等,精神病发作风险(即使没有精神病史),还存在成瘾性……

利他林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阿得拉是苯丙胺盐混合物。哌醋甲酯和苯丙胺均被卫生行政部门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名单,根据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精神类药物的销售严格受控,处方有严格的限制,一般药店是不能出售的,同时也是绝对禁止网上买卖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

滥用“聪明药”最明显的后果

就是产生依赖性。

聪明药还会引发身份认同危机

服了药(“厉害”)的我

没服药(“无能”)的我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


再来好好说说

↓↓↓↓↓↓

“聪明药”真的那么管用吗?


宾夕法尼亚大学对其进行了研究:让没有任何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状的大学生服用“聪明药”和“安慰剂”(没有药物作用),每周测量测试他们的学习情况。经过一系列不同的任务测试后,发现“聪明药”和“安慰剂”,对学习的提升并无明显区别


除了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今天服用的药增强了你的认知?”


其中一个结论是“聪明药”非常有利于增强自信心,认为自己可以表现得更好,并且不是微小的效果,而是感觉能够出色地完成某件事,从而提高做事的动力和信心(即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智商



戳视频了解更多


所以,“聪明药”并不值得广大学生去追捧,与其将希望寄托在这类药物上,不如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自己变得更加自律。


微博小伙伴们早已参透了一切——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延伸阅读


苯丙胺是最强的中枢兴奋剂之一,苯丙胺类兴奋剂等新型苯丙胺的摄取能促使神经递质耗竭性的过量释放,由此产生持续的、高度的、病理性的兴奋状态,可导致神经细胞大量被破坏,引起神经功能系统的紊乱,长时间高度的兴奋可以出现大量出汗、虚脱、肌肉震颤、急剧高温、肌肉溶解、急性精神障碍、幻觉、幻想以及急死,同时也遗留产生慢性精神疾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苯丙胺及其衍化物的提纯品已成为贩毒集团合成的策划药物,冰毒(甲基苯丙胺)和“摇头丸”(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都是苯丙胺类毒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